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口商品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進口原油總量為2.39億噸,同比增長17.5%,原油對外依存度從2009年的52%上升至55%,原油進口與消費比例連續(xù)第二年超過50%警戒線。
自從1993年中國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之后,原油對外依賴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曾幾何時,原油出口一度是中國換取外匯的主要手段,大慶原油則是世界石油市場上重要的定價參照物之一。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原油產量不斷提高,中國原油產量始終居于世界前五位,但是儲量限制和國內幾何級數增長的石油消費水平使中國對海外原油的依賴程度逐年增加,并于2009年首次突破50%,即原油進口量超過國內原油生產量。
2010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55%,而根據較為保守的預測,202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65%,即中國國內消費原油的三分之二依賴進口,石油將成為我國對外依賴程度最高的重要商品。而對于原油嚴重依賴于國際市場的現實,各種憂慮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保障中國海外原油供給來源成為影響國內經濟形勢穩(wěn)定的決定性因素。石油是現代工業(yè)社會的血液,石油供應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線。鑒于中國巨大并仍在加速增長的石油需求,任何一個石油生產國或地區(qū)都無法獨自滿足中國的海外石油供給需要,這為中國在諸多彼此間存在利益矛盾或政治沖突的國家或地區(qū)之間同時維持良好的貿易關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此外,為了將個別國家或地區(qū)由于政治因素或周邊局勢變動而造成的出口量減少的損失降至最低,中國迫切需要擴大石油供應來源并使之盡可能地多樣化。
其次,中國原油進口路線問題將成為國際關系中的焦點,威脅中國原油進口可能會成為地區(qū)或國際競爭者手中的重要戰(zhàn)略籌碼;谥袊絹碓揭蕾囃獠渴凸⿷默F實,中國石油進口方面的風吹草動將會對中國國內經濟和居民日常生產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此刻,中國的石油供給線路正暴露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諸多事態(tài)不穩(wěn)定地區(qū)和虎視眈眈的地區(qū)挑戰(zhàn)者眼前,而這些被競爭者掐在手中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將使中國在地區(qū)和國際談判中遇到巨大的困難和潛在的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