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動蕩局勢下的石油走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3-01 中財網(wǎng) 關注度:0]
摘要: 【格局與預期】特色:對未來一段時期內(nèi),最影響市場走勢的重大事件進行剖析,提前挖掘相應機會或規(guī)避風險。
目前,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包括中石油)在利比亞的紛紛停產(chǎn),使得利比亞的石油產(chǎn)量已驟減了至少五分之一,這就是的市場擔憂這場政治危...
【格局與預期】特色:對未來一段時期內(nèi),最影響市場走勢的重大事件進行剖析,提前挖掘相應機會或規(guī)避風險。
目前,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包括中石油)在利比亞的紛紛停產(chǎn),使得利比亞的石油產(chǎn)量已驟減了至少五分之一,這就是的市場擔憂這場政治危機會不會最終演變成一場石油危機,尤其是在沙特聲明要提高產(chǎn)量的當前階段。
一、市場不應該低估中東的局勢
坦白講,市場最初對于突尼斯發(fā)生的革命并沒有太在意,主要是認定這個國家在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不具備系統(tǒng)重要性,這也是情理之中,因為這個國家不是重要的經(jīng)濟大國,沒有拖欠西方發(fā)達國家很多債務,又不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但是市場忽略了由此產(chǎn)生的蝴蝶效應。直到這些起義的活動向北非和中東蔓延開來,市場才發(fā)生了變化。
隨著埃及和突尼斯的催化劑逐步蔓延,這種蝴蝶效應開始凸顯出來。而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和價格走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利比亞這樣的石油出口大國陷入動蕩局勢之后,石油的供給出現(xiàn)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推高油價。目前開看,這種局勢仍將持續(xù)。
對于西方國家來說,在積極抵御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之后,已經(jīng)沒有余力再出臺刺激需求的舉措。雖然從長期來看,動蕩終歸平靜,但是目前市場還沒有平復的跡象。
因此,未來幾天,市場將順應形勢的變化而作出反應。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走高,股市和信貸市場上的避險意識將會增強。
二、能否承受高油價
對于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來說,面對目前突破110美元的油價,會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經(jīng)濟,以使得傷害最小。
對于中國來說,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油價的變化對其經(jīng)濟的影響一定非常大,但是根據(jù)巴克萊資本的研究,油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油價為每桶90美元時,中國經(jīng)常賬戶盈余占GDP的比率將為4.6%,而油價為每桶110和120美元時,這個比率都將為4.4%.而匯豐(HSBC)的研究指出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可能會使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增加1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市場在制造"中國能夠消耗高油價"的輿論跡象。當然,也有真正的贏家,像馬來西亞以等石油石油生產(chǎn)國。
三、未來市場走勢分析
目前,國際社會對石油供應的擔憂促使沙特阿拉伯與歐洲企業(yè)展開"積極對話",討論如何彌補利比亞動亂造成的供應短缺,俄羅斯等國也發(fā)出要穩(wěn)定石油供應的信號。
對于未來的走勢,市場都處于觀望狀態(tài),我們認為,在這個時間點上面,市場動蕩的可能性反而是大大增加了,一旦中東局勢稍有惡化的跡象,石油、黃金的價格將再次創(chuàng)新高,反之亦然。
我們認為,市場的走勢依賴于中東局勢發(fā)展情況,利比亞石油生產(chǎn)中斷之后,一旦再有一個中東大型產(chǎn)油國陷入政治危機,那么市場上就只剩下最低限度的供應緩沖。這種未知的恐懼,使得國際油價得到了上升的最大動力。
四、超預期分析--國際油價,通脹,中東局勢
北非、中東動亂的不斷擴散,影響市場的情緒。目前市場主流觀點偏向認為,將可能刺激國際油價、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等,并增加通脹壓力。廣州萬隆網(wǎng)認為,北非、中東地區(qū)的石油產(chǎn)量占全球的1/3左右,對于全球石油供應的影響不容忽視。由于北非、中東地區(qū)的動亂有繼續(xù)擴散的跡象,并可能影響沙特、伊朗、尼日尼亞等地區(qū)。因此,未來北非、中東局勢的走向,對于國際油價的影響較大。目前,市場預期北非局勢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這種預期市場階段性承壓。